老员工郑叔的农信情怀——记瑶琳支行客户经理郑红二三事

时间:2018/04/20

4月16日,总行办公室公布全行丰收E户通个人营销榜单,52岁的瑶琳支行客户经理郑红以790户位居第二位,让不少年轻员工倍感汗颜。但郑红却丝毫不为所动,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和安排,上午7:00,准时来到办公室,整理档案和资料,9:00,准时出发去辖区村走访,顺便再捎带做几个丰收E户通。

事实上,今年以来,这已经成为郑红固有的工作程序。除了做好日常案头工作,他每天的安排都井井有条,丰收E户通营销每天不多不少,7个左右。除了下载安装客户端,绑定银行卡,E账户的使用是必须给客户示范的。还有资金归集功能,他会仔细地与客户探讨期限和具体金额的设定,是一周一次还是一月一次,以最大限度地方便客户使用。

就是这样一位大叔级的老员工,一位头发花白、脸上偷偷地爬上了不少鱼尾纹的老农信,以他的务实和坚韧,为我们竖起了一面农信普惠的旗帜,一面农信老党员的旗帜,一面懂农、姓农、会农的农信铁军的旗帜,被年轻员工亲切地称为“郑叔”。

“你可以不优秀,但不能不勤奋”

作为一名老农信,郑叔常常告诫青年员工的一句话是:“你可以不优秀,但不能不勤奋”。今年春节过后,瑶琳支行曾经做过一次员工业务知识和技能测试,其中一项关于丰收E户通资金归集功能的操作,全行能完整无误操作下来的竟然只有郑叔一人。

问到个中缘由,郑叔坦言,目前自己年纪偏大了,再不学习,就跟不上形势,淘汰是肯定的。只有不断学习,时刻紧跟信息科技发展的步伐,所谓“技多不压身”,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。为此,对总行推出的每一项新业务,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学懂弄通,不耻下问,从不停留在一知半解。因为他知道,作为老农信,如果有客户来咨询,而自己又解释和操作不了的话,丢人的不仅仅是自己,而是整个支行,乃至整个农商银行的形象。

“你可以老资格,但不能倚老卖老”

郑叔1987年加入农信队伍,1996年入党,先后担任过新合信用社、百江信用社主任,跟他一道入行的42多名同事,目前女同事已全部退休,男同事在岗的也所剩无几,是个十足的老农信、老党员。

虽说资格很老,阅历丰富,但郑叔深知这并不能说明什么,更不是可以倚老卖老的资本。因此,他就像一头老黄牛,默默耕耘,从不喊苦喊累。他就像一面农信旗帜,迎风飘扬,却不招摇。2011年至2014年,郑叔甚至兼任了支行其他所有客户经理贷款审查的B岗,没有一分报酬,有的只是责任的承担,但他却不曾有一句怨言。从那时开始,周末加班已成了郑叔工作的常态。在他认为,农信是自己的事业,而不仅仅是一份职业。既然端上了农信的饭碗,就必须全力以赴,不仅要把农信精神传承好,更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和身体力行,把年轻员工带好,把农信事业发扬光大,一代接着一代干。

“你可以清高,但不能不接地气”

在瑶琳的任何一个村随便找一个农户打听郑红,几乎没有不知道他的。在瑶琳支行14年,郑叔几乎跑遍了辖内所有的村村落落和山道田垄。他目前手头有贷款余额的669户农户,除了个别幸福养老贷客户,他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出家庭信息,如数家珍,甚至大部分连手机号码都能马上报出来。也正因为熟悉到这种程度,辖内农户的红白喜事,郑叔每年要参加不下30场,多数时候,他还是榜上有名的后勤人员。用他的话说,“作为一名信贷人员,你可以清高,但不能不接地气。与百姓混熟了,信息也就灵了,哪怕有风险,也能在第一时间处置。”

在郑叔看来,农信是所有金融机构中与农业、农村和农民离得最近、贴得最亲的银行,三农是我们的根和魂,也是底气所在。因此,作为农信人,必须接地气、懂农事。但这里面也有很多讲究,比如:农村各色人等都有,三教九流中的很多人,你可以看不惯,但不能不接触,要掌握好“不深交”这个度。与村两委会打交道,干部之间关系融洽的,你可以多走多坐多聊天,但如果内部有一些矛盾的,就要注意多露面少讲话,就事论事点到为止,切不可厚此薄彼,尽可能多结人缘多种花少种刺。如此,农信事业才能遍地开花,四季常青!